我看過不少企業家的傳記,但是很少人跟鄭崇華先生一樣,明明有很多的豐功偉
業,但從他口中敘述出來,卻好像只是一段平實的故事。書名取得很貼切書中的
主角,實在的力量。
成功的人物,在很多地方都很相似,例如勤奮,刻苦等等優點,但書中有兩點是
令我特別印象深刻的。第一,鄭崇華先生對於他身旁的人事物,充滿了一顆感恩
的心。閱讀本書的過程中,可以時常看到鄭先生對於其他人的感謝。在第26及58
頁中,還兩次地感謝孫運璿及李國鼎先生等人對於國家的貢獻。第二,台達電成
立之初,就已經幫大同及聲寶兩家公司,提供零組件。當時台達電的規模之小,
根本無法跟這兩家公司比較。但過了三十幾年之後,台達電在公司市值,獲利能
力,全球佈局,卻大大的超越這兩家公司。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的,大家可想而
知。同時也顯現出,一個優秀領導人的重要性。
以下摘自內文
P36
外祖父雖因大雨流失了木材,受到損失,但仍秉持誠信原則,信守承諾,準時交貨給客戶,維持貨物品質。那時我年紀雖小,但事後回想起來,我經營企業的風格,應該從那時就受到外祖父的潛移默化。
P56
我常用賴再得老師「連一句錯的話都不能留給學生」的例子與公司的主管共勉,發現不對時就立刻認錯更正,才是應有的態度。
P84
創業之後,我才發現創業比原先想像困難得多,資金、零件採購、業務開發等,各方面都是挑戰,不是只靠技術就能成功。經營事業有許多問題令人傷透腦筋,但是我已經三十六歲,覺得既然下決心創業,就要逼自己撐下去,從艱苦中漸漸適應面對問題,克服困難,但每次把問題解決,都有說不出的喜悅與成就感,信心也提高了。
P101
台達打進飛利浦供應鏈的成功實例,給了我一個啟示。雖然是幾乎完全完全沒有希望拿到訂單,只要用心去發掘機會,持續給客戶熱誠的服務,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成果。反之,有人認為這筆生意是囊中之物,十拿九穩,卻經常因為大意,而讓煮熟要吃到嘴裡的鴨子飛了。
P106~110
這段篇幅的文章值得好好一讀。
P140
我們去泰國投資,協助當地工業化,看似對當地貢獻很大,但其實干擾了人家原本快樂自然的生活,甚至改變了他們的生活習慣。若是我們看到別的地方更好就撤資,他們怎麼辦?他們很盡心為我們工作,我們要善待他們。
P172
科技的進步快速,市場需求也在不斷改變,公司必須不斷開發具競爭力的產品,才能永續經營及成長。我常要求自己及經營團隊的經理人「Do right thing at right time, and do things right .」
P218
只有真正成為「以人為本、以人為中心的公司文化」的公司,同仁都真心相信並實踐這個理想時,台達才能算是一個成功的企業。
P220
將全副心力放在當下所做的每一件事情,把事情做得好、做得美,就叫做「道」。茶道、花道固然是道,設計、生產又何嘗不能得道?